导语:公元前206年,咸阳城外,一个身穿粗布衣的中年男人,正对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士兵高声许诺:"打进咸阳,人人有赏!"这个连正经官服都没有的沛县亭长,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而此时,贵族出身的项羽正带着他的江东子弟兵,准备给这个"乡巴佬"一点颜色看看。
谁也没想到,短短几年后,正是这个看似粗鄙的混混,驾驭着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谋士武将阵容——"谋圣"张良、"兵仙"韩信、"宰相"萧何,开创了四百年大汉基业。今天,我们就来解剖刘邦令人叹服的用人之术。
.
.i一、市井智慧VS贵族思维:刘邦的"三不论"用人法则
公元前205年,刘邦大帐内。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正在演示兵法,他叫韩信。帐外,樊哙粗声粗气地说:"大哥,这小子就是个钻裤裆的怂包,凭啥让他当大将?"刘邦眯着眼睛‘///1,想起了昨天萧何的密报:“此人国士无双,不用必走。”
刘邦的"三不论"原则:
不论出身:
韩信:曾寄食漂母,受胯下之辱
樊哙:狗肉贩子出身
灌婴:布贩起家数据:汉初十八功侯中,平民出身者占61%
不论品行:
陈平:盗嫂受贿,刘邦却说:“吾要的是奇谋,不是道德先生”
英布:弑主投诚,刘邦亲自为其洗脚接风
不论前科:
雍齿:三次背叛,最后仍得封侯
季布:曾追杀刘邦,后赦免重用
对比项羽的"三唯"标准:
唯亲(项庄、项伯等宗亲)唯贵(六国旧贵族)唯勇(轻视谋士)
公元前203年,项羽帐下首席谋士范增因中反间计被逐,病逝途中。而刘邦此时正握着陈平送来的四万斤黄金,在实施他的"反间计"计划。
二、驭人案例:顶级人才管理术
1. 韩信:从"登坛拜将"到"未央宫诱杀"
登坛拜将细节:
时间:汉元年(前206年)八月地点:汉中拜将台仪式:刘邦斋戒七日,筑坛具礼,全军震惊
权谋五步曲:① 破格提拔(拜大将) ② 情感投资(解衣推食) ③ 利益绑定(封齐王) ④ 逐步削权(改封楚王) ⑤ 彻底清除(吕后诱杀)
关键对话还原:韩信:“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兵。”刘邦:“那你能带多少?”韩信:“臣多多益善。”刘邦笑问:“那为何被我所擒?”韩信答:“陛下不善将兵,善将将。”
2. 张良:运筹帷幄的平衡术
博浪沙刺杀案余波:
前218年,张良雇力士狙击秦始皇前207年,两人初次相见时,刘邦说:“原来你就是那个敢砸皇帝马车的狠人!”
管理策略:
特许张良称病不朝允许其修习黄老之术重要决策必深夜密谈
未央宫封赏现场:张良:“臣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刘邦立即顺水推舟:“子房功高,封留侯,食邑自择。”
三、现代启示:企业管理的"刘邦法则"
1. 人才招聘的"三阶法"
初创期:重用"樊哙型"实干派扩张期:引进"韩信型"开拓者成熟期:保留"张良型"战略家
2. 高管管理的"三权分立"
萧何:行政权(CEO)韩信:执行权(COO)张良:建议权(顾问)
3. 危机处理的"雍齿案例"
将最不安定因素转化为稳定标杆现代应用:给"刺头员工"关键而非核心岗位
数据对比:
指标
刘邦团队
项羽团队
人才流失率
12%
68%
跨行业人才
45%
8%
创新提案
327件
41件
结语:当项羽在乌江边感叹"天亡我"时,56岁的刘邦正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酒过三巡,他抛出了那个著名的问题:"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群臣的马屁还没拍完,这个老混混就得意地揭晓了答案:“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一一一#刘邦的用人艺术#刘邦团队与项羽团队差异#如果你的公司面临:A. 能力超强但难以管束的"韩信"B. 德才兼备但缺乏野心的"萧何"C. 深谋远虑但不涉实务的"张良"你会优先重用谁?为什么?一一一
怎么申请股票杠杆交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