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中企48小时后,尼日尔首都陷入黑暗。 加油站排起千米长队,黑市油价暴涨3倍,医院手术因停电中断,1.2万工人失业游行,这一切都源于一场“抢钱”闹剧。
2003年中石油带着勘探队挺进尼日尔沙漠,顶着50℃高温找油。
5年时间里,他们在6万平方公里荒漠里打出年产100万吨的油田,还建起炼油厂让尼日尔人告别高价油。 加油站标着“中尼合作”,输油管道直通贝宁港,连沙漠都种出10万棵树。
2023年7月政变夺权,2025年3月突然发难。 甩出“中国人工资9000美元”当借口,48小时内赶走3名高管。 炼油厂账户被冻结,输油管道停摆,连中资酒店都被吊销执照。
中国工程师前脚刚走,尼亚美就断电三天。
炼油厂日产量暴跌70%,15%油井被迫关闭,每天光滞港费就赔900万美元。
加油站油价从600西非法郎飙到1800,穷人连看病都加不起油。
石油出口量骤降60%,国家外汇储备见底。
矿业投资减少45%,工厂停工,首都陶瓷厂每天只开4小时。
运输成本翻倍,蔬菜价格涨了230%,疫苗运输车因缺油抛锚。
法国道达尔趁机压价30%想收购炼油厂,俄罗斯瓦格纳要铀矿开采权。
尼日尔被迫从尼日利亚高价买汽油,还要用黄金付账。
非洲开发银行叫停2亿美元贷款,粮食进口款都被卡住。 首都3000工人上街喊“要工作不要动荡”。
医院走廊堆满柴油发电机,手术室因停电散发出腐臭。
黑市商人倒卖汽油罐,一个50升油桶炒到500美元。
2025年6月外长带着石油合同飞到北京。
承诺恢复“一中原则”,请求重启输油管道。
中方甩出条件:本地化率必须80%,合同要加第三方监管。
阿加德姆油田控制室里,中文操作手册还摊在桌上。
价值30亿美元的钻井设备落满灰尘,德国工程师摇头说“没人会修”。
输油管道起点处,中方立的“友谊长存”纪念碑爬满藤蔓。
前殖民宗主国法国突然“大发慈悲”,提出低价接管炼油厂。
马克龙派专机送来5000吨柴油,条件是开放铀矿勘探权。
尼日尔部落长老怒吼:“当年他们抢石油时怎么不这么好心? ”
津德尔炼油厂围墙外,中国援建的太阳能板仍在发电。
当地青年阿卜杜拉偷偷给中方写信:“求你们回来教我们种树。 ”
军政府坦克开过时,孩子们把中国国旗画在沙地上。
中石油建造的炼油厂每天能产2万桶油,占全国需求80%。
军政府为还外债疯狂开采,5年就把储量消耗掉40%。
现在油井枯竭速度比预期快3倍,专家警告2026年可能停产。
全国唯一儿童医院因停电关闭,120急救车改用驴拉担架。
大学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因柴油短缺报废,学生用木炭做化学实验。
贫民窟妈妈们自发组织“背油队”,徒步50公里运油换粮食。
俄罗斯瓦格纳士兵进驻铀矿区,要求50%收入当“保护费”。
美国大使馆悄悄接触反对派,承诺“推翻现政权就免债”。
非洲联盟特使直言:“这就是抢中国企业的代价。 ”
津德尔郊区,中国援建的希望小学教室里长满野草。
黑板报上歪歪扭扭写着“中尼友谊万岁”,旁边贴着油价上涨通知。
军政府宣传车每天播放:“没有中国我们也能活! ”但加油站排队的队伍越来越长。
尼日尔地质学家穆罕默德痛心疾首:“我们亲手毁掉最值钱的资产。 ”
油田监控室里,中国工程师设置的报警系统仍在闪烁,却无人能修。
沙漠风沙中,输油管道的残骸像条生锈的巨龙,见证着这场疯狂的掠夺。
怎么申请股票杠杆交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