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2025年7月22日,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DAHON TECH (SHENZHEN) CO., LTD.(下称"大行科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继其于2025年1月20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大行科工,于2025年7月17日获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拟发行不超过9,100,0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大行科工招股书链接:
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5/107568/documents/sehk25072201278.pdf
主要业务
大行科工,是一家著名的折叠自行车公司,大行品牌由韩德玮博士于1982年创立,在技术实力、创新精神、匠心工艺、对卓越性能和产品质量的追求方面享负盛名。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
于2024年按零售量计,大行科工在中国内地和全球折叠自行车行业均排行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26.3%及6.2%。于2024年按零售额计,大行科工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36.5%;在全球折叠自行车行业排行第二,市场份额为2.9%。
大行科工以2000年代推出的长青车型P8等畅销产品为基石,再加上新开发的车款,打造出一个全方位的自行车产品阵容。公司的产品组合已从折叠自行车发展到其他自行车类型,包括公路自行车、登山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截至2025年4月30日,大行科工提供超过70款自行车车型。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大行科工是中国折叠自行车行业拥有最多专利的品牌,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中国内地拥有108项有效专利,公司也在美国、欧洲及日本拥有22项有效专利。截至2024年9月30日,大行科工通过共享360项目分别授权18名和14名同业使用公司包含独家专利技术的先进部件和大行品牌。
大行科工将自行车按零售价定位不同细分市场,包括高端(建议零售价为每辆人民币5,000元或以上)的高端价位、中端(建议零售价达每辆人民币2,500元但低于每辆人民币5,000元)、大众市场(建议零售价低于每辆人民币2,500元)。
大行科工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大行自行车。此外,也通过销售配件、服饰及其他相关产品,以及涉及公司共享360项目的权限及特许权使用费取得收入(包括来自固定权限费及依据共享品牌产品工厂交货价比例厘定的浮动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股东架构
招股书显示,大行科工在香港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
韩德玮博士,持股88.56%;
大行科工企业有限合伙(数名董事、监事等持股,韩博士为GP),持股1.60%;
其他员工持股平台:
美大行有限合伙(41名雇员持有,磨权先生为GP),持股4.53%;
大行科有限合伙(33名雇员持有,颜小燕为GP),持股2.85%;
大行有限合伙(38名雇员持有,颜小燕为GP),持股1.65%;
大行工有限合伙(29名雇员持有,磨权先生为GP),持股0.81%;
董事高管
大行科工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
4名执行董事:韩德玮博士(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李桂玉女士(副总经理);刘国存女士(助理副总经理兼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李秀芬女士(首席财务官);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励生博士(李约瑟科技与文明基金会主席);刘学权先生(曾任雅迪科技顾问、中国自行车协会第九届副理事长);赵根生先生(广东方圆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专案经理)。
监事会3名:
黄思情女士(国际销售部副总监);
朱国成先生(商品化部助理总监);
匡文标先生(市场专员)。
公司业绩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前四个月,大行科工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54亿、3.00亿、4.51亿和1.85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3143.4万、3485.0万、5,229.9万和2152.8万元。
中介团队
大行科工是次IPO的中介团队主要有:
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德勤为其审计师;
德恒为其公司中国律师;
德恒(香港)为其公司香港律师;
汉坤为其券商中国律师;
汉坤(香港)为其券商香港律师;
迈时资本为其合规顾问;
灼识咨询为其行业顾问。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上市、美国上市等境外IPO资讯,敬请浏览:www.ryanbencapital.com
怎么申请股票杠杆交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